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沙漠探险
沙漠植物 沙漠动物 生存课堂 形成演变课堂 沙漠实验基地
泥石流互动体验
泥石流学堂 冰川泥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次生灾害 泥石流灾害应急体验 泥石流的预防措施
内陆河
内陆河分布 冰雪冻土带 草地森林带 绿洲带 荒漠沙漠带
风蚀中演进的敦煌
月牙泉局地环流 莫高窟风沙防护体系 黑戈壁中的魔鬼城 野外风洞风沙模拟实验室 沙尘暴地面观测 鸣沙机理解密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生态修复机制

发布人:xiaofen   发布时间:2020-07-14   作者:   资料来源:

(1)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与富集机制

土壤或水体受重金属污染后,植物会不同程度地从根际圈内吸收重金属,吸收数量的多少受植物根系生理功能及根际圈内微生物群落组成、pH值、氧化-还原电位、重金属种类和浓度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等因素影响,其吸收机理是主动吸收还是被动吸收尚不清楚。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完全的“避”,这可能是当根际圈内重金属浓度较低时,根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完成自我保护,也可能是无论根际圈内重金属浓度有多高,植物本身就具有这种“避”机理,可以免受重金属毒害,但这种情形可能很少。

二是植物通过适应性调节后,对重金属产生耐性,吸收根际圈内重金属,植物本身虽也能生长,但根、茎、叶等器官及各种细胞器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使植物生物量下降。这种情形可能是植物根对重金属被动吸收的结果。

第三种情形是指某些植物因具有某种遗传机理,将一些重金属元素作为其营养需求,在根际圈内该元素浓度过高时也不受其伤害,超积累植物就属于这种情况。植物根对中度憎水有机污染物有很高的去除效率,中度憎水有机污染物包括BTX(即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氯代溶剂和短链脂肪族化合物等。植物将有机污染物吸入体内后,可以通过木质化作用将它们及其残片储藏在新的组织结构中,也可以代谢或矿化为CO2H2O,还可以将其挥发掉。根系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程度取决于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和植物的吸收率、蒸腾速度。植物的吸收率取决于污染物的种类、理化性质及植物本身特性。其中,蒸腾作用可能是决定根系吸收污染物速率的关键变量,这涉及到土壤或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机质含量及植物的生理功能,如叶面积,蒸腾系数,根、茎和叶等器官的生物量等因素。一般来说,植物根系对有机污染物吸收的强度不如对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的吸收强度大,植物根系对有机污染物的修复,主要是依靠根系分泌物对有机污染物产生的络合和降解等作用。此外,植物根死亡后,向土壤释放的酶也可以继续发挥分解作用,如脱卤酶、硝酸还原酶,过氧化物酶、漆酶等。细菌等微生物也可以大量的富集重金属,但由于这些微生物难以去除,而且虽然重金属在这些微生物体内可能会转化为无害物质而暂时对环境无害,但等微生物死亡后又会重新进入环境而造成潜在危害。因此,这种机制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或水体的修复意义不是很大。

植物降解功能也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增强,如把细菌中的降解除草剂基因转导到植物中产生抗除草剂的植物,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因此,筛选、培育具有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的植物资源就显得十分必要。 

(2)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

生物降解是指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污染物质分解成简单化合物的过程。这些生物虽然也包括动物和植物,但由于微生物具有各种化学作用能力,如氧化—还原作用、脱羧作用、脱氯作用、脱氢作用、水解作用等,同时本身繁殖速度快,遗传变异性强,也使得它的酶系能以较快的速度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条件,而且对能量利用的效率更高,因而具有将大多数污染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的能力,在有机污染物质降解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具有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潜力,但有机污染物质能否被降解还要看这种有机污染物质是否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可生物降解性是指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有机污染物质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包括天然的有机物质和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学物质,天然形成的有机物质几乎可以完全被微生物彻底分解掉,而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学物质的降解则很复杂。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数以百万甚至上千万计的有机污染物质中,绝大多数都具有可生物降解性,有些专性或非专性降解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及降解机理已十分清楚,但也有许多有机污染物是难降解或根本不能降解的,这就要求一方面加深对微生物降解机理的了解,以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潜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在新的化学品合成之后,进行可生物降解性试验,对于那些不能生物降解的化学品应当禁止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细菌除直接利用自身的代谢活动降解有机污染物外,还能以环境中有机质为主要营养源,对大多数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如多种细菌可利用植物根分泌的酚醛树脂如儿茶素和香豆素进行降解多氯联苯PCBs的共代谢,也可以降解2,4-D。细菌对低分子量或低环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PAHs(二环或三环的)的降解,常将有机物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进行矿化,而对于高分子量的和多环的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三环以上的)、氯代芳香化合物、氯酚类物质、多氯联苯(PCBs)、二恶英及部分石油烃等则采取共代谢的方式降解。这些污染物有时可被一种细菌降解,但多数情况是由多种细菌共同参与的联合降解作用。

菌根真菌在促进植物根对有机污染物吸收的同时,也对根际圈内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尤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起到不同程度地降解和矿化作用,其降解的程度取决于真菌的种类、有机污染物类型、根际圈物理和化学环境条件及微生物群系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许多外生菌根真菌对许多POPs可以部分降解。

腐生真菌及一些土壤动物对污染物质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白腐真菌能产生一套氧化木质素和腐殖酸的降解酶,这些酶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这些酶除能降解一些POPs外,其扩散到环境介质中的产物也能束缚一部分POPs,从而减轻对植物的毒害。蚯蚓也能部分吸收重金属,以减少对植物的毒害。

(3)有机污染物的转化机制

转化或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微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或行为。这些物质被摄入体内后,微生物以其作为营养源加以代谢,一方面可被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另一方面也可被分解生成CO2和H2O等物质,并获得生长所必需的能量。微生物通过催化产生能量的化学反应获取能量,这些反应一般使化学键破坏,使污染物的电子向外迁移,这种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作用是使电子从化合物向外迁移的过程,氧化-还原过程通常供给微生物生长与

繁衍的能量,氧化的结果导致氧原子的增加和氢原子的丢失;还原作用,则是电子向化合物迁移的过程,当一种化合物被氧化时这种情况可发生。在反应过程中有机污染物被氧化,是电子的丢失者或称为电子给予体,获得电子的化学品被还原,是电子的接受体。通常的电子接受体为氧、硝酸盐、硫酸盐和铁,是细胞生长的最基本要素,通常被称为基本基质。这些化合物类似于供给人类生长和繁衍必需的食物和氧。

(4)生态修复的强化机制

对于污染程度较高且不适于生物生存的污染环境来说,生物修复就很难实施,这时就要采用物理或化学修复的方法,将污染水平降到能够降到的最低水平,若此时仍达不到修复要求,就要考虑采用生态修复的方法,而在生态修复实施之前,先要将环境条件控制在能够利于生物生长的状态。但一般来说,简单的直接利用修复生物进行生态修复,其修复效率还是很低的,这就需要采用一些强化措施,进而形成整套的修复技术。

强化机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生物本身的修复能力,二是提高环境中污染物的可生物利用性,如深层曝气、投入营养物质、投加添加剂等。

生态